來源:集團公司直屬機關工會 | 時間:2024-01-16 |
“榜樣是看得見的哲理,典型是觸得到的標桿”。以李璐同志為代表的勞模創新工作室,愛崗敬業、甘于付出、敢于拼搏,努力奮戰在多個郵區中心,把節日、假日當成工作日,把堵點、難點變成暢通點,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制約郵政發展的瓶頸問題。“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”,讓我們在典型榜樣的力量引領下,增強使命擔當精神,點燃干事創業熱情,奮力書寫郵科院的科研華章。
2022年8月31日,以“2018-2021年全國郵政系統先進個人” 等榮譽稱號獲得者李璐命名的創新工作室正式掛牌。工作室發揮勞模專業才能,集聚團隊效能,激發成員潛能,增強創新動能,深耕郵政工藝流程設計與研究領域,以項目組形式開展工作,努力把李璐勞模創新工作室打造成重學習、帶隊伍的人才“培養站”;重實踐、解難題的問題“破解站”;重創新、轉成果的技術“轉化站”;重培養、強素質的員工“加油站”。
一、傳承匠心力量,強化勞模引領
2023年,創新工作室在李璐同志的帶領下,根據勞模工作室章程,制定了全年工作計劃,明確工程設計項目計劃表,以項目組形式開展工作。團隊5人全年共承擔了11項科研項目、18項工程設計項目。在勞模精神的示范引領下,團隊成員以提升設計理念及水平、服務郵政寄遞能力建設、助力人才培養為宗旨,創新開展郵政工藝流程設計與研究工作。2023年底29個項目全部如期結題,其中有三個項目榮獲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科技進步三等獎。
二、深耕設計領域,打造項目品牌
工作室注重做優做強項目,2023年重點開展了2項“院十大重點任務”和3項集團公司能力建設頂層規劃研究。以杭州(大江東)郵件處理中心寫實工作為例,為探究影響處理中心件均成本的關鍵要素,總結先進經驗,統一成本口徑,構建成本模型,工作室成員對之開展端到端、全流程、各環節、全要素的調研寫實工作,從工藝流程、作業組織、人員操作、定額效率等多維度深入研究和分析總結降本舉措,提出了覆蓋網業協同、工藝流程、作業組織、定額標準等四方面處理中心降本措施。工作室成員指導處理中心生產管理運行優化、從而達到最優的質量、最優的效率、最優的效益,發揮科技創新對管理提升的賦能作用。該項目得以在全網推廣應用,樹立了我院良好品牌形象。
三、強化團隊建設,建強設計團隊
打造重學習、帶隊伍的人才“培養站”。工作室注重團隊建設、注重新員工成長成才,發揮老員工傳幫帶作用,內部分工協作,高效便捷進行針對性指導,有效幫助了工作室成員快速成長進步。全年組織或參與開展各類培訓、交流、專題研討等20余次。以各類培訓和科研交流為基礎,問題研討為抓手,項目研究為依托,工作室成員的知識深度和廣度得到了全面提升。
打造重實踐、解難題的問題“破解站”。工作室注重蹲點調研,深度寫實,全年對杭州、廣州、義烏、上海等4個場地進行了深度寫實。以2月杭州大江東郵件處理中心調研為例,團隊成員十分珍惜現場寫實調研機會,加班加點、周末無休,在元宵佳節仍堅守工作崗位。白班訪談調研和整理材料,夜班跟班寫實,每天工作15小時以上,連續奮戰9天完成現場資料收集整理工作,調研結束后又第一時間開展資料分析工作,破解基層難題,最終高質量完成該項工作。
打造重培養、強素質的員工“加油站”。這是一支年輕有活力的隊伍,35歲以下員工占比超過80%。在郵政工藝流程設計與研究工作中,工作室成員人人重學習、當先鋒、爭一流。全年前往義烏、杭州、重慶、成都、上海等處理中心現場調研20余次,在處理中心現場發現問題、研究問題、解決問題,提升團隊成員研究問題能力。以7月華東物流倉儲中心調研現場施工進度為例,現場發現14項相關問題,提交給建設單位及時整改,消除了新設備投產前存在的潛在風險。工作室成員從現場中學習,在實踐中解惑,綜合素質得以全面提升。一年來,李璐勞模創新工作室經過眾多項目歷練,已經逐步建立了一支戰斗力強勁、作風優良的攻堅團隊,成為郵政工藝流程設計與研究領域的先進典型。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、一盞明燈,是挺立起推動郵政企業破浪前行的精神桅桿,是匯聚起郵科院新時代砥礪前行的磅礴力量。讓我們在“勞模精神”“勞動精神”的引領下,學有榜樣、行有楷模、趕有目標,立足本職崗位盡展才智、勤懇工作,為郵政企業改革發展作出郵科院應有的貢獻。(通訊員:許春麗)